数字中国建设取得亮眼成绩
2021-05-11

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专利申请来源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4位,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全球排名上升至第45位……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20)》展现了一串亮眼的成绩,彰显出我国数字中国建设跨步前行的昂扬势头。

数字中国建设成绩斐然

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成就。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全球领先,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5G商用全面提速,IPv6规模部署取得明显成效。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2019年以来,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专利申请来源国。数字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8%。

与此同时,我国数字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2020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已上升至全球第45位,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的比例达到82.13%,全国一半以上行政许可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超过40%。信息便民惠民加速普及,网络提速降费力度不断加大,固定宽带和手机流量平均资费水平相比2015年下降幅度超过95%,平均网络速率提升7倍以上。

在外部环境上,我国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深化拓展,积极参与国家多边机制交流合作,倡导发起《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国内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信息化发展法律政策框架初步形成,数据安全保障不断强化,数字市场竞争秩序逐步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从各地的发展情况来看,北京、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山东、湖北、四川、福建10个省(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10名。在信息技术产业水平方面,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和广东;在产业数字化水平方面,排名前三的省分别为浙江、广东和山东;在信息服务应用水平方面,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为北京、浙江和上海。

网络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从网络的通达到数字化应用的普及,“十三五”期间,我国贫困地区不通网络的难题得到彻底解决,农村电商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网络扶智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贫困村通光纤比例由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之前的不到70%提高到98%,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从25%提升到98%。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已累计支持1338个县,实现对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全覆盖,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4年的18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9万亿元。在网络扶智方面,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016年年底的79.37%上升到2020年年底的100%,98.35%的中小学已拥有多媒体教室。

在助力脱贫的同时,网络信息服务也让贫困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据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共建设运营益农信息社45.5万个,累计培训村级信息员198.6万人次,远程医疗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县级医院全覆盖,有效缓解了贫困人口“看病难”的问题。

数字战“疫”取得关键成效

疫情发生以来,信息技术在科学救治、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报告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充分利用通信大数据支撑疫情监测分析工作,与卫生健康、公安、海关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疫情的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工信部还建设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纳入平台监测调度的重点企业达4000余家,涉及10大类163种医疗物资,助力重点医疗物资保障。通过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确保“停课不停学”。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推动全国“健康码”互通互认,基本实现“一码通行”,累计使用访问量超过600亿次。各类互联网企业向社会和广大群众提供电商购物、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服务。

“十四五”期间如何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报告指出,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活力,构建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发展创新体系,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发展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服务,建立包容审慎的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推动互利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来源  人民邮电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