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光纤反倾销为何应战者寥寥
2004-01-01
2003年7月1日,是一个足以让众多日美韩光纤出口商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国商务部对外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简称G652 单模光纤),是当今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光纤,约占光纤全球市场总用量的70%,占我国光纤总用量的90%左右。

  在国外产品大规模的低价冲击下,国内光纤厂商的情况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恶化。据 统计,2002年,进口光纤占中国光纤市场的份额为41. 36%,差不多吞噬了中国光纤市场的半壁江山。国内厂商同国外同行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必须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程度。然而让人们不解的是,面对美日韩几乎证据确凿的倾销事实,国内光纤生产企业中却只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和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挺身而出"。

  他们认为,在中国光纤市场上,国内光纤生产厂家已经从1999年的 8家猛增到2002年的19家(包括中外合资企业),骤然间架起了150条生产线,年产能力也由原来的800万公里上升到了2500万公里左右,国内 光纤产业已经举步维艰,供过于求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国际光纤市场的供应在2001年也逐渐出现过剩。今年一季度,美国市场光纤需求又继续下降了18%,欧洲下降了20%,亚洲则保持了2%的增长,中国市场成为海外光纤企业消化产能的重要场所。况且,美日韩还囤积着大量网络泡沫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存货,跌得起价钱。国外光纤的生产厂商为了继续扩大中国市场份额,不断采取各种手段以及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向中国市场低价倾销其产品。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进口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国外光纤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更直接、更激烈,特别是日韩厂商的廉价攻势,使得中国市场上光纤价格一路下跌,企业经营雪上加霜,所受损害日趋惨烈。

  以这次被诉讼的G652单模光纤为例,光纤平均成本为165元/公里。而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国外有些厂商在中国的售价仅为14美元(人民币115元)/公里,今年某韩国厂商的报价甚至一度降到了人民币100 元/公里,最大倾销幅度已经超过30%,令国内众多光纤厂商叫苦不迭。另外,尽管著名的KMI公司分析报告提出世界光通信行业在2003年有望复苏,但由于2000年~2001年的过度发展,2003年中国的光纤需求仅为去年的 80%。

  据悉,为了节省成本,避免恶性价格竞争,有的厂家只能采取暂停生产线,缩小生产规模甚至解聘员工来苦度严冬。如果说"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所有光纤厂商在产业不景气时的共同感受的话,那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悲怆复杂心情恐怕只有少数厂商才能独自体会。某厂商主管曾说:"任何产业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国外光通信行业的高增长期已经过去,国外企业过来抢夺我们这个大市场,也很正常。但是让人伤心的还不仅仅在于国外企业的倾销,更多的却是我们国内企业互相比拼价格,这种窝里斗的现象才让人真正心寒。"另一个厂家的销售人员更是"一针见血"地表示:"国内的大多数光纤企业都是同国外合资的,能够独立生产光纤的就那么几家,掌握光纤预制棒核心技术的只有长飞等极少数企业,其他厂商多数也就是生产光缆罢了。"

  这样看来,此次只有长飞光纤和江苏法尔胜挺身而出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这两家都是处于产业链条上游的龙头企业,对于有些厂商而言,因为必须向国外购买大批光纤来进行生产,因此美日韩的大规模倾销反而能够让他们节约成本,从而在同长飞等企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据悉,国内的其他企业几乎都不同程度地购买过美日韩的光纤,甚至有很多企业就是和这些国家的企业合作办厂的---其中包括南京华新藤仓、成都中住、浙江富通昭和、上海朗讯、西古光纤等合资企业。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2 002年国内光纤行业协会组织了主要国内光纤厂商 (包括合资公司)的代表进行商谈后,仍然只有上述两家企业"扬眉剑出鞘",真刀真枪地开始反倾销行动的原因了。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