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中天大平台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5-12-09


我从进入工作到现在,与中天共同成长着。80年代初期,薛济萍董事长将濒临倒闭的砖瓦厂发展成远近闻名的黄海建材厂,良好的口碑在村坊乡间被称道。面对欣欣向荣的景象,董事长并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而是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决定向光通信新兴领域转型。如今中天已是产值百亿级的上市公司,涉足通信、电力、新能源三大主营产业,一想到自己也为中天的发展尽过一点微薄之力,我就感到深深的幸福与满足。中天给了我展现自我的平台!我很感谢董事长以及同事们给予我的信任与支持,让我能在中天这个广阔的平台上施展我的抱负,做出一点点成绩。


时光如梭,岁月更替。河口本部的厂区也由当初尘土飞扬的黄海建材厂变成了如今园林式的现代化工厂,占地面积也翻了几倍。中天能有现在的发展,我想有三点原因:一是董事长的正确领导;二是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三是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勇于开拓、锐意精进的中天精神。对于第三点,我想说,这个精神是由董事长带着一帮初创人员一同给中天注入的灵魂,从黄海建材厂就开始逐步沉淀形成,对中天今后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黄海建材厂是中天的起步阶段,它给如今的中天积淀下了深厚的发展动力,这动力既包含物质财富,也包含了勤奋踏实的精神品质。每年年初四,董事长都会进行“春训”动员,将大伙儿的思维从喜庆的过年氛围里拉回到繁忙的工作中。“春训”这种形式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天的传统。那时,我时常在想,“幸福是什么?”


1992年,在董事长的带领下,企业寻求转型,进入光通信行业,开始做光缆。项目上马后,我们一行8人,肩负着董事长的期望与重托,去位于上海的电子工业部第23研究所学习光纤光缆的知识。那时候是7月份,天气非常炎热,晚上有很多蚊子。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晚上回到招待所,大伙儿围在一起,不顾蚊虫叮咬,汗流浃背地消化一天的学习所得,讨论交流遇到的难点问题,带到第二天的学习中。当时,我们的思想负担是很重的,既有内部的,也有来自外部的。记得一位教授级高工很不屑地对我们说,“一帮农民还搞高科技,今天上马,明天就下马。”而我们将这些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暗下决心,一定要学有所成。


学成归来,我们和全厂职工一起,在董事长的带领下,起早带晚,攻坚克难,终于生产出高质量的光缆产品,并成功地打入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的主干网。其中我们研发生产的国内最大芯数的960芯光纤带状光缆至今还被中国邮电博物馆收藏着。


1992年至2000年,我在河口从事光缆的生产工作。2003年,我去南通筹建中天日立射频电缆公司。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在一片长满芦苇荡的江边,没有食堂,没有宿舍,一片荒芜,我们建立起了第一家江边公司。2006年,我被调至中天工程公司。2008年,又回到河口,筹建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正向年产值10亿元迈进。这么多年下来,我的工作笔记已经有几十本之多,记录着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我不是科班出身,必须通过更加的努力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我坚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我的这些经历,离不开董事长的信任与支持!我将这份信任转化成一种责任,迫使我勤恳工作,同时也产生了强烈进取的动力。


多年过后,回过头来回答当初自己提出的关于幸福的问题。我认为,幸福不是从天而降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来自于每天充实的劳动,来自于辛劳过后心中那份满足,来自于看到付出能有回报后的欣喜。回想当初,写在厂房山墙上 “中天因你而美丽,我倚中天多自豪” 的这幅对联对我来讲是多么的贴切!感恩中天,是您成就了我,我爱中天大平台!


对于现在刚加入中天的年轻人,对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我向你们提一些希望:一是珍惜中天这个平台。中天,这个平台来之不易,凝聚了老一辈中天人的心血汗水,这个平台也非常广阔,适合年轻人在这个平台上面建立功业,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请珍惜;二是坚持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工作中有很多细致的事情,需要用心地对待,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三是具有事业心与责任感。中天这个平台,正因为有年轻人的加入,变得更有活力。希望中天的年轻人能在这个平台上保持创业的心态,增强团队意识,一起将中天带向一个更好的明天。(作者:姜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