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报:中天科技何以一枝独秀赢市场?
2019-06-19

前段时间,2018年度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年报揭晓。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营业收入339亿元名列第279位,排名较上一年度跃升12位。

延续好势头,中天科技旗下海洋产业迎来“开门红”。今年一季度,海上风电项目中标2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01%,开票销售同期增长108%。

近日,记者走进中天科技旗下位于南通经济开发区的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从海缆产业到海洋系统,再到海洋工程,中天科技海洋产业,是如何做到行业引领,领先发展的?采访期间,记者试图揭开这一谜底。

重发展  先行半步实现国内从无到有

“中天海缆代表着中国海缆的制造水平。”中天人对此引以为傲。2019年,中天科技进入海缆行业正好20年。弹指一挥间,中天科技的海缆产业走出了不寻常的发展之路。

中天科技的海缆产业有着许多“第一”: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海缆企业、第一家打入美国市场的亚洲供应商、第一家进入欧洲高端市场的海缆总包供应商、工信部首批海缆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中天科技的海缆产业,书写了一个个行业传奇。

1999年,中天科技进入海缆行业。很快,自主研制出第一根水下海光缆。2004年,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成立。总经理薛建凌的一句话振奋人心:“领先半步,做行业的先行者,进入无人竞争领域!”

中天海缆北区

在海缆这个彰显实力的高科技领域,百余年来鲜见中国人的影子,相关设备生产一直为国外少数几家企业所垄断。想要做先行者,进入国际市场,谈何容易!

此后十余年,中天海缆人勇于探索,与国内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潜心钻研,成功完成百余项技改指标,陆续开发完成海底光缆、海底电缆、海底光电复合缆等全部缆型的自主研制、生产,实现国内从无到有。

专注精细制造的中天科技,对细节理解得很深刻。采访中,薛建凌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2010年,中天深海光电缆欲打进美国市场。用150多项美国通行的技术标准倒逼自己,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瑕疵。最终,高质量的中天海缆受到客户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也使中国海缆制造第一次进入国际先进制造行列。

用不到20年的时间,中天科技跨越了国外同行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一路走来,追赶超越,创造荣光。

近年来,中天科技先后承担多项重点研发计划,在光纤制造、电力海缆等多个领域实现国产技术自主化。

2016年起,中天科技又抓住海洋经济大发展的机遇,组建了海洋产业集团,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重科研 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走进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的当天,总经理杨华勇迎上来,笑着说:“今天是我们公司成立3周年的日子。”

2016年,中天科技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开启了院企合作新模式。瞄准海洋立体观测网,开展核心装备产业化研究。短短3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公司就已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自主观测网主级接驳盒、次级接驳盒核心技术以及各类水环境监测设备。相关技术指标处于领先水平。

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中天科技始终走在行业前列的制胜法宝。要“走出去”参加国际竞争,没有好的产品和过硬的技术是不行的。

为了加强技术研发,中天科技重视自主培养青年人才。目前,集团旗下子公司都已配备了博士团队,形成了完整的人才梯队,激励创新人才大胆探索,攻坚克难,打造出全球领先的产品技术和产品市场。

中天科技集团也为技术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平台,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天研究院、企业重点实验室及十多个省级以上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

中天科技南通科创中心

内有“智囊”,外借“大脑”。近年来,集团先后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特种电缆行业顶尖人才参与研发工作。仅2018年就引进30名新兴产业和前沿产业国家级领军人才。

谈起自主研发的重要性,薛建凌说,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技术才能留住人才,掌握了自己的技术,企业才能拥有更多话语权。“一个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无法长久地立足市场。”

多年来,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天科技能压缩的成本尽量压缩,唯独技术创新的经费始终有增无减。每年拿出收入的4%搞研发,始终如一坚持技术创新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中天科技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已具有15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新产品与专利。

重市场 坚持国内国际两条腿走路

海缆被誉为光电传输中的“金字塔塔尖”,是沿海岛屿与城市之间通信、输电的重要手段,号称有“三高”:高难度、高风险、高投入。长期以来,海缆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

采访中,当记者得知中天科技海缆2016年以来,销售额、出口、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逐年递增,保持正增长时,颇感兴趣。中天科技海缆有何奥秘?薛建凌说:“对外,与相关企业深化合作,巩固战略联盟;对内,提升管理,降本增效,转换生产模式。我们企业上下同心,目标一致,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一直走在国内技术前沿。”

海光缆铠装工序

在“产业向高端延伸,产能向国际延伸”战略的指引下,中天科技率先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实现业务全覆盖。

当同行还在满足于国内交付时,中天海缆已经在1000米水深的研究方面有了成果,与欧洲水平持平。

当同行还在国内竞争,困惑于产能过剩时,中天科技已经走上了“差异化布局、全产业链运作”的发展模式。

前有标杆,后有追兵。面对国内同行追赶怎么办?中天海洋产业集团总裁肖方印给出了答案:“我们绝不骄傲自满,眼睛永远向前看。”

“吸引客户还要瞄准前端市场,满足市场大的需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经过深入研究和判断,中天科技认准了两个市场:深海和全海深特种海缆市场、水下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这两个领域我们认识得比较早,起步比别人早半步或一步。”薛建凌说。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中天科技不满足于目前成绩,而是立足未来5年~10年制定长期战略规划。在准确决策中大胆开拓,在大胆开拓中精心布局。用战略性思维,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近年来,根据市场新变化,中天科技积极调整营销策略和结构,狠抓特种海缆、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等市场开发,成立海洋产业集团,做大国际贸易,实现国内、国外市场的“双轮”驱动。

谋转型 战略调整拥抱新机遇

调整结构、瞄准市场是中天科技主动出击应对市场的举措。2016年,紧随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中天科技抢抓机遇,对标国际,提出“海缆向系统发展,海洋工程向总包发展”的战略。

按照这一战略要求,中天科技强力发展海洋产业,相继成立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并收购上海源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专业从事海上风电工程总包和海洋资源开发、海底观测网建设等。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中天科技先后中标孟加拉1.21亿元海底电缆、架空线与变电站总包工程,德国海上风电连接用海底电缆生产、交付及安装总包工程项目,打破国际巨头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一举进入欧洲高端市场。

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海洋产业链的发展立足于如东,经过近20年发展,现已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济萍说。

作为如东本土企业,2017年,中天科技抢占天时地利人和,抓住如东丰富的海上风力资源,乘着国家和江苏省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东风”,进军海上风电行业。

今年一季度,中天海上风电中标额暴增,为去年同期的1101%。“订单已经排到明年。”

“下一步,海洋产业将成为中天新的增长极。”董事长薛济萍表示。(记者:路涛)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