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发展,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
2019-06-14

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四家企业发放5G牌照,标志着我国5G商用元年正式开启。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中国5G牌照提前发放,让全球业界对于中国5G发展十分关注,尤其是中国是否会继续加强开放合作。

一直以来,中国在5G发展上都秉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相结合的态度。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致辞时强调,中国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与各国分享包括5G技术在内的最新科研成果。

从中国5G发展的历程来看,无论是早期的标准制定,还是试验网建设阶段,中国都是在加快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寻求和全球产业界的携手合作。2013年,我国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爱立信、诺基亚、高通、英特尔、罗德与施瓦茨等多家知名国外企业都是推进组成员单位。基于推进组的平台,国内外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我国5G技术研究、技术规范制定,以及技术和产品验证,为中国5G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5G商用时代的开启,开放合作共赢依然是主旋律。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5G牌照发放的颁证会上强调,5G牌照发放后,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外资企业积极参与中国5G市场,共谋中国5G发展,分享中国5G发展成果。而早在2018年年底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六届全球5G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就“中国5G发展和政策”进行了解读,并针对深化5G全球合作提出了四点建议,其中包括继续加强全球5G标准合作,共同推进5G标准的完善和成熟,以及加强5G产业合作,加快推进5G产品研发和商用进程。

事实上,5G牌照发放之后,国外厂商的表态也证明了中国在发展5G上一直积极践行开放合作的承诺。爱立信表示,其始终与中国的运营商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广泛的5G测试和试验。如助力中国移动首发5G预商用核心网、携手中国移动与英特尔共同实现首个符合3GPP SA标准的异厂商5G新空口互通等。

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产业深度融合,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应用,离不开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自主”不等于“自闭”,尤其是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的当下,只有国内外的产业界开展广泛和密切的合作,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动5G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5G发展也需要创新技术的有力支撑。在开放合作的理念下,中国不断加快5G自主创新步伐。目前,我国已经在5G技术、标准、产业上建立了竞争优势。具体而言,在技术标准方面,我国倡导的5G概念、应用场景和技术指标已纳入国际电信联盟(ITU)的5G定义,我国企业提出的灵活系统设计、极化码、大规模天线和新型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的重点内容。相关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在全球20多家企业的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我国企业的占比超过30%,位居首位。而在产业发展上,得益于我国不断加快5G技术研发试验和设备产业化进程,我国5G产业链已处于全球产业第一梯队。

未来,随着5G商用时代的全面开启,我国将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有机结合,加快推动5G商用网络建设步伐,助力5G终端成熟和普及,为5G与工业、交通、医疗等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并催生海量应用,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