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皇冠上的明珠,中天科技光纤预制棒十年成长记
2018-12-06

“我们要向上游环节突破,攻克光纤预制棒关键技术,实现从光棒、光纤到光缆的全产业链研发生产能力。”10多年前,面对国内光棒受制于人的窘况,中天科技董事长薛济萍魄力十足地做出了这项大胆决定。

之所以称其为大胆,是因为光棒是生产光纤、制造光缆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代表着光通信技术的最高水平。长期以来,光棒被美国、日本等国的少数几家巨头所垄断,对于起步不久的国内光通信企业而言是不可企及的高度。然而,执着的中天人凭借虚心求教、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将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10年来,中天科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实现了自我突破与升华,并助力国内宽带通信和移动通信产业做大做强。

从无到有: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一春博士,作为中天科技光纤预制棒项目带头人,亲历了光棒从诞生、成长到壮大的整个过程。如今回顾起最初的发展情景,沈一春博士仍然十分动情。

“光纤预制棒被誉为光通信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代表着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一直以来被国外同行所垄断。”沈一春表示,“10多年前当中国不能生产光棒时,国外光棒企业高价出售光棒给中国;在中国预制棒产业刚刚起步时,又低价倾销光纤,打压遏制中国预制棒产业发展;再后来即使与国外光棒制造巨头合资也难以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当时,也有国内光纤光缆企业行动起来,但是意识到预制棒项目难度巨大之后,遂放弃主动权,寻求通过合资的方式由外方控股切入预制棒领域,国内几家主要的光缆企业当时分别与荷兰德拉克、日本信越、日本藤仓、美国OFS等国外光棒巨头合资。

有合资就难免摩擦和冲突,例如国内企业与日本信越进行了为期4年的跨国仲裁,耗时、耗力又耗资。

位卑不敢忘忧国,重重压力下,中天科技决定争一口气,独立打造世界一流的光棒制造企业。这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中天科技前身是一家砖瓦厂,1992年进入光通信领域,1998年炸掉了生产砖瓦的烟囱全面转型。那么,年轻的中天科技是否有能力摘取光纤预制棒这颗“皇冠上的明珠”?

为攻克技术难题,中天科技采取了引进、学习、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在合作中坚持控股权或者技术转让。

2007年,由沈一春博士带队的8人小组远赴日本,苦心求学。临行前,薛济萍董事长敦敦告诫:“去日本学习,不仅代表中天,也代表中国。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虚心求教,为国争光。”

沈一春硕士研究生时攻读自动化专业,以所在系最高分考取浙江大学通信工程博士,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原本需要3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妥妥的“学霸”一枚。这个“学霸”带领团队刻苦学习,用1年左右的时间掌握了预制棒制造的20多道复杂工序,总结了156项标准化作业流程。

沈一春博士团队学成归国之后,精密材料公司也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2008年10月16日,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正式奠基成立;2010年9月18日,成功生产出第一根预制棒,当年产能达到了30吨。

从有到优:全合成技术确保性能、降低成本

如果说截至目前中天科技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就需要解决从有到优的问题,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能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企业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薛济萍认为。

为此,中天科技坚定自主技术之路,加大研发投入。在吸收消化日本技术的同时,中天科技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经过5代技术改造升级,成功开发了HD、DB等多项原创性工艺技术,生产效率达到原日立工艺的3倍。

人才是企业成长发展的生命线,中天科技将人才建设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形成三支研发团队,拥有博士10人、硕士33人。

其中,2012年中天科技成立以海归博士蒋新力为首的特纤研究所,成功研发了面向新一代传输的高性能光纤预制棒和5G通信、大数据中心用的宽带多模光纤等系列国际领先产品;以沈一春博士为首的VAD+OVD法产品工艺研究团队,所出品产品的沉积速率与原料利用率等关键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产品远销海外;以庄卫星副总为首的设备研发团队,打破日本技术垄断,掌握70多种预制棒设备制造核心技术,拥有150多套设备图纸,具备全套预制棒装备研制能力。

经过多年高研发投入的积累,以及研发团队的创新探索,中天科技拥有了预制棒制造全套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所有生产设备的自主化,中天科技还是业内为数不多的掌握全套4种预制棒制造技术的企业,为研发各种高性能预制棒提供有力支撑。

引进、学习、消化、吸收的同时,中天科技对预制棒技术进行了再创新,成功攻克了全合成制棒技术,这也成为中天科技独特的竞争优势所在。

谈起全合成技术的重要性,沈一春表示,光棒由芯层和包层两部分构成,其中光棒的性能由芯层决定,而光棒的成本则主要由包层决定,这是因为包层的成本占光棒整体成本的90%以上。

根据从芯层和包层技术和生产的掌握程度,光棒生产有套管法与全合成法两种方法。前者只生产芯层,套管需要进口,存在成本高、套管融缩界面污染、供应受制于人等问题;后者一次成棒,技术自主,成本大幅下降,下游产出稳定,也无杂质引入。

中天科技薛驰表示,在上述两种技术的选择上,国内其它光通信企业或者使用套管工艺,或者采用由外方控股的全合成工艺;中天科技则攻克了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工艺技术难关,采用芯棒VAD与外包OVD相结合的全合成差异化工艺路线,与传统套管工艺相比增加了外包沉积、外包烧结等关键工序,避免了套管法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也形成了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优到强:面向未来布局新型特种光纤

作为光通信产业的上游环节,光棒的规格和特性决定了下游光纤及光缆的规格、特性等。近年来,随着特殊通信应用场景的增多,特种光纤的需求不断见涨,中天科技从光棒创新做起,布局新型特种光纤。

例如,中天科技创新性地推出了超大尺寸全合成超低水峰光纤预制棒项目、全合成超大尺寸超低水峰光纤预制棒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设备、光通信用高性能光纤预制棒研发项目、一种光纤预制棒外包层高效制备方法及其设备、面向新一代长途传输的超低损耗光纤及其产品关键技术应用等,在上述项目的驱动下,中天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特种光纤光缆找中天”的说法在业内广为流传。

在预制棒项目实施中,中天科技形成了从购买知识产权,到自主研发并开发第二代和第三代技术,再到构建专利屏障的模式,已经树立起了业内范本。有专家指出,中天科技精密材料的10年发展是一个专利技术从引进、消化并进入自主创新阶段的典型案例,对于整个行业、地区乃至国家都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通过普通预制棒和特种预制棒齐发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历经十年发展,中天科技收获了丰硕成果。经中国移动现场审核和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认定,中天科技为中国最大的全合成光纤预制棒制造企业。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筚路蓝缕。回顾发展过程,薛济萍董事长表示:“公司的一批精英和骨干成就了预制棒项目,他们为中天科技在光纤预制棒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特别提到:“最初决定进入光棒领域时,沈一春、庄卫星等还是30岁刚出头的年轻人,现在他们已经步入中年,增添了许多白发,他们为了光棒项目付出了心血和艰辛。”

面向未来,现在的成绩是一个里程碑,更是重新出发的新起点。薛济萍表示,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目前光通信领域正在进入差异化竞争的时代,运营商对于更大容量、更快速率和更高性能的特种和新型光纤需求持续增长,这给公司带来了更高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天科技也将以知识产权为驱动,布局新一代光纤预制棒,以期续写辉煌。(文章来源:通信世界网  记者:舒文琼)

推荐新闻